法学院召开研究生学术节动员会暨组会经验分享交流会
作者:王艺帆 时间:2025-03-11 点击数:
为贯彻落实河北经贸大学首届研究生学术节暨研究生学术/实践能力提升年系列活动工作要求,进一步强化研究生培养质量,3月10日下午,法学院召开专题返校会。会议由学院党委书记黄华主持,全体教师参会,围绕学术节实施方案、研究生组会常态化机制等议题展开深入研讨,并邀请田韶华教授作组会经验分享。
会议伊始,黄华书记详细解读了学校关于首届研究生学术节的相关文件精神,强调活动以“强化学术创新与实践能力”为核心,需结合法学学科特色打造“一专业一特色”品牌活动。她提出,学院将围绕学术论坛、实践成果分享、学科竞赛等形式,组织研究生积极参与,并重点培育可持续的学术品牌。
随后,为更好促进法学院优秀研究生的培养,胡海涛院长再次强调了学校关于“常态化开展研究生组会工作”的通知要求,明确组会制度对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关键作用。
田韶华教授作为法学院组会实践的先行者,从制度设计、实施方法及成效三方面进行了经验分享:在制度层面建立研一学生每周一次,研二学生每月至少2次的常态化组会机制,围绕文献精读、论文写作与课题进展设立“汇报-讨论-反馈”的闭环流程,强化师生互动效能。在实施方法上推行目标导向管理,带领学生设立每月完成10000字论文撰写的目标,通过组会展示阶段成果并接受导师个性化指导。该模式实施以来成效显著,其指导的研究生不仅文献分析能力与学术表达水平大幅提升,团队协作意识与创新思维亦显著增强,彰显了组会机制对高层次法学人才培养的支撑作用。
在聆听田韶华教授的经验分享后,与会教师针对组会制度展开热烈讨论,一致认为需细化考核标准,将组会出勤、汇报质量纳入研究生评优评价体系,加强跨学科组会交流,打破学术壁垒。
最后,胡海涛院长在总结中充分肯定田韶华教授的组会经验,并指出法学院将以学术节为契机,对标国家级“一流学科”建设要求,构建“学术引领+实践赋能”双轨培养模式。他强调,学院将成立专项工作组,统筹学术节活动设计、组会督导及成果转化,确保研究生在“听、说、读、写、辨、实”六维能力上实现全面提升,持续优化学术生态,助力研究生成长成才,为学校首届研究生学术节暨研究生学术/实践能力提升年贡献法学智慧与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