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返家乡,筑梦新篇章。在寒假开展的2025年大学生“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中,众多法学院学子回归家乡,贡献青春力量,提供青春智慧。他们化理论为实践,充分把法学知识融入到家乡建设中,用青春力量焕发基层的法治活力。让我们继续了解他们的成长纪实,倾听他们的青春故事。
2024级法学5班丁纪邺
“时代呼唤担当,民族振兴是青年的责任。”在2025年寒假期间,我于河北省沧州市孟村回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参加了“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实践期间,我被分配到了刑事审判庭,负责像整理卷宗、查阅资料、参与案件的讨论以及旁听庭审等事务。
这次实践活动,我学到了如何在实际案件处理中准确运用法律条文,明白了严谨、公正、耐心是必备的职业素养,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了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的不足。在今后的学习中,我将继续努力,以这次实践为起点,带着对家乡的牵挂和对乡村振兴的担当,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为成为一名优秀的法律人而努力!

2024级法学二班赵雨涵
寒假期间,我报名参加了家乡的桑梓计划,走进了河北省承德市宽城满族自治县文笔峰社区,开启了一场充实而深刻的社会实践之旅。在这片熟悉的土地上,我以志愿者的身份参与了一系列活动,例如进行安全知识普及、照顾残障儿童以及春晚幕后的志愿工作等。努力为家乡建设添砖加瓦,在奉献中收获成长,在实践中感悟担当。这段经历,不仅拉近了我与家乡的距离,更让我对青年的社会责任有了全新的认知。
在与居民交流安全知识时,锻炼了我的沟通能力,也意识到安全意识普及任重道远;和残障儿童相处,让我学会用心感受他们的需求,懂得关爱与陪伴的力量;春晚幕后工作的忙碌,培养了我的团队协作和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由此我深刻认识到,青年的成长离不开社会的滋养,我们应积极投身家乡建设。未来,我将持续关注家乡发展,用所学为家乡繁荣添砖加瓦,在奉献中书写更精彩的青春篇章。

24级法学一班曹嘉诚
“用脚步丈量乡土,以行动诠释担当。”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肩负着建设家乡、服务人民的使命。这个寒假,我积极响应学校“返家乡”社会实践号召,带着责任与热情回到熟悉的故土,投身于志愿服务中,让青春在基层一线绽放光彩。实践活动中,我协助志愿者团队为村民们讲解禁燃烟花爆竹的倡议书,在春节前夕为村民们送去温暖,认真了解和学习了家乡产业的发展现状。用自己的双脚丈量家乡,靠自己的双手改变家乡。
这个寒假,我用双手触摸乡土的温度,用双眼见证振兴的力量。禁燃宣传中,我学会了沟通与共情;送暖行动里,我读懂了奉献与责任;产业调研时,我感受到创新与希望的脉动。基层是厚重的教科书,乡亲们是最朴实的老师。未来,我将继续带着这份赤子之心,把论文写在田间地头,把汗水洒在振兴路上。相信无数青年微光的汇聚,终将照亮家乡高质量发展的壮美画卷!

23级学硕王艺
今年寒假期间,我有幸回到家乡参与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社区实践活动。为避免燃放烟花爆竹致人伤亡,我参与了社区组织的“安全燃放烟花爆竹”宣传活动,让居民们意识到潜在的危险。此外我还参加了社区筹备的元宵节知识竞赛活动,居民们纷纷叫好,学进知识的同时也增进了邻里感情。这些活动不仅使我深刻地感受到家乡的温暖和热情,还让我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通过这次返家乡实践活动,我不仅积累了丰富的社会实践经验,还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和组织能力。同时,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和义务为家乡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我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有更多机会参与到社区的建设中,与大家共同努力,共创美好家园。

23级学硕 陈嘉欣
这个寒假我怀揣着对即将开始的检察院实习的期待,开启了我的“返家乡”实践,同时,这也是我踏入司法领域的第一步。在这里,我的主要工作是整理案件卷宗并有幸参与到案件讨论和提审嫌疑人的过程中去。除了与案件相关的工作,我还参与了检察院组织的一些法治宣传活动。我们深入到社区、学校等地,向群众和学生们宣传法律知识。在社区里,我们设立了法律咨询台,许多居民前来咨询各种各样的法律问题,从邻里纠纷到婚姻财产问题。我们耐心地解答他们的疑惑,看到他们满意的笑容,我感到无比的欣慰。
这段返家乡的检察院实习经历就像一场生动的法律课,让我收获颇丰。我不仅学到了专业的法律知识和检察院的办案流程,更重要的是,我感受到了检察官们坚守正义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我将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继续努力,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法律的尊严,守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

青年有为,反哺家乡情。青年返家乡,不仅是重归故里,更是承担起了一份责任和使命。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法学院学子们深入家乡,扎根基层,以青春之我,建设青春之家乡。让法治文化在家乡的土地上开花,让法律故事飞入寻常百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