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提高我市网络信息管理的法治化程度,加快推进网络信息执法队伍的建设,石家庄市委网信办、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以及石家庄市互联网信息内容执法管理实训基地于9月24日至26日共同举办2025年度互联网信息内容执法管理业务学习交流。本次活动由河北经贸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法学院教授李大庆主持,市委网信办工作人员指导,各县(市、区)网信办分管领导及网信执法负责同志共30余人参与。此次活动邀请了河北科技大学文法学院院长教授高景芳、石家庄市司法局行政复议处主任科员李超、河北冀华律师事务所律师吴晓茜、河北经贸大学法学院教授冯志强、石家庄铁道大学经济与法律学院副院长亐道远进行授课,学习交流活动还邀请了省内外网信执法实务部门的人士进行指导。
高景芳作《行政执法法治化的理念与路径》的专题内容,围绕“柔性执法”理念,提出“首违不罚+合规承诺”清单、AI全程监督、信用修复机制,以地摊经济、环保案例示范,为一线人员植入法治温度。
李超作《行政执法办案的基本思路》的专题内容,围绕“证据为王”理念,提出“线索初筛—固定证据—法律适用—闭环审核”四步流程,结合网络售假、违规排污案例示范,为一线执法植入程序意识。
吴晓茜作《网信执法办案流程与疑难问题研讨》的专题内容,围绕“网络证据锁定”理念,提出“线索初查—电子取证—平台协查—闭环审核”四步流程,结合数据跨境、账号买卖案例示范,为一线执法植入数字思维。
《行政执法程序的注意事项》专题内容围绕“程序正义”理念,提出“亮证告知—调查取证—陈述申辩—决定送达”四步闭环,结合未出示执法证、告知瑕疵等案例,为一线人员植入合规意识。
冯志强作《网信领域常见非规范执法行为及改进》的专题内容,围绕“全过程记录”理念,梳理“无证检查”“超期办案”“告知缺位”三顽疾,提出“电子亮证+AI时限预警+扫码回执”改进包,以直播封案、数据调证为例,为一线执法植入规范基因。
《网信执法的实践与思考》专题内容围绕“技术+法治”双轮驱动,分享“算法巡查—区块链取证—信用惩戒”实践路径,剖析数据跨境、AI造谣案,提出“执法沙盒”容错机制,为一线执法注入创新动能。
《网络执法工作实务》专题内容聚焦“全链协同”思路,拆解“线索发现—远程勘验—平台协查—处罚公示”四步实操,演示云端取证工具、电子送达模板,结合直播售假、APP违规收集信息案例,为一线执法配速增效。
亐道远作《新时代网信执法的理念、依据与实务》的专题内容,王助讲授《网络执法工作实务》,聚焦“全链协同”思路,拆解“线索发现—远程勘验—平台协查—处罚公示”四步实操,演示云端取证工具、电子送达模板,结合直播售假、APP违规收集信息案例,为一线执法配速增效。
随后,学员们通过考试检验两天的学习成果。


与会学员表示,本次培训内容充实且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掌握网络信息执法流程及相关规范,增强依法行政的意识,为今后更好地执行网络安全和法治网络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